“
前几天看到有学员向我提问:17年离职的业务员丢失了一个大客户,现在还有机会继续和客户谈谈吗?后续该如何跟进?
这时间隔得确实比较久啊,丢了6年的大客户,想继续跟进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后面还是要尝试继续去跟进的,但也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当机会来的时候要努力去配合、表现,尽量争取抓住,这就够了。
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个案例能够带给大家帮助,欢迎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留在评论区~
”
01
学员提问
料神老师您好!
2017年行业大客户问我们公司询价4款产品,当时报价单已经做好。
只是大公司都有一连串资料需要填写,当时的业务员即将离职,没有交接好,错过了客户定的回复时间,于是后来这个客户就不了了之了。
我在公司仍然使用原业务员的邮箱和名字,并在2018年的时候联系过客户一次,问客户报价如何。
然而客户并没有回复。
中间我也询问过能不能去拜访客户,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并没有接待储备供应商的计划,于是又搁浅了。
现在我看到客户的资料,注意到客户的采购计划一般5年调整一次,今年可能也会调整,您说我还有机会和他们谈吗?
我应该从哪里入手比较好?
02
我的建议
现在还在用原来业务员的邮箱和名字在跟这个客户联系吗?
建议换个更高一级别的身份跟客户去联系吧。
机会是有的,但不是那么容易发现和抓住的。
这几年由于疫情和经济悲观情绪,很多公司采购人员甚至也有更换。
你提到上一次联系还是2018年联系客户报价如何,客户没有回复。
我感觉时间隔得也有点久了,早点再跟进跟进。
你提到问过客户是否方便拜访,客户直接说不接待储备供应商,这样的回复倒也很正常。
可以理解,国外人的思维里面还是充满了实用主义和直接了当,不像中国人那么看重人情来往和处关系。
拜访这个问题我应该也文章和课程里有提过很多次,陌拜的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
但也有一些情况下,对方可能特别热情或者不介意接待比较陌生的、没有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不过,我感觉必要的时候可以厚着脸皮打打电话,沟通一下看看,也保持联系这么多年了,有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先从小订单合作一下。
最重要还是找到一个能沟通下去的话题和契机,否则客户即使采购计划有调整,也未必告诉你。
另外一方面大公司保持一定的跟进,但期望也不要过高。
机会来的时候努力去配合和表现尽量争取抓住,如果没成功也不要过分懊恼。
很多时候运气也占很大因素,一个项目采购的决策环节多了,你能影响的就比较有限。
所以我个人还是喜欢做一些中小型的高利润客户,不操心,利润又很高。这些客户又比较容易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