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积极”的休闲,也可以演变成一种竞争优势
来源:中国丙纶网 - 中国纤维网旗下网站 添加人:service4 添加时间:2019-9-6

    

小Q是刚参加工作三年的姑娘,她在工作中一直是兢兢业业,基本都是996的工作状态,甚至回到家还要工作1个小时再入睡。前两年,她对于这种生活状态并没有排斥,虽然感觉有点累,但是工作上进步也挺快。不料最近一年她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感觉自己成了工作的机器,睁眼就是工作让生活少了很多乐趣,更没有时间给自己减减压、充充电,工作也感受不到激情和成长。

其实,每个人一天的时间是固定的,花在工作上的时间长,自然留给自己的时间就会少一些。正如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女演员玛丽·德雷斯勒所说,“假如蚂蚁真的是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又怎么还有时间去四处野餐呢?”

有时候时间就是在忙到无意识的情况下就过去,年复一年,磨灭的是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热情。

解乏不等于让大脑停下来

上述小Q的情况是一天的时间都被工作占据,没有时间来实现自我成长。也有一些年轻人是准点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挤在地铁或公交上,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尸在沙发上,不想再动脑子。他们并非是忙到没有时间成长,而是把时间用错了地方。

“打开手机,不断地刷朋友圈、微博或看一下更新的电视剧。”不知不觉中一晚上的时间很快过去,洗洗刷刷躺在床上,手机继续伴随你入眠。

有些人在收到手机“屏幕使用时间”一周总结时,才猛地发现一天看手机长达7-8个小时,也就是说醒着的时间大部分都在看手机。如果是无意识的刷手机行为,可能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只会让人一天下来脑袋昏昏沉沉、睡眠不足。

有些人会说,下班之后不想再从事脑力劳动很正常,总得讲究劳逸结合。对于“逸”,刷手机、看剧绝非是工作解乏的最佳方式。

据相关研究表明,这是因为大脑皮质有一百多亿个神经细胞,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一个区域活动,另一个区域就休息。所以,只要人们控制好大脑的工作区域,让它们轮流工作和休息就可达到休息的目的。

所以,如果你已经面对电脑一整天,那么最适合你的休息方式应该是起身走到户外锻炼身体而不是睡懒觉。但是,如果人们不具备马上进入运动状态的条件时,还可以选择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比如你在一个问题上耗费了很多时间,那么想要放松精神时,可以尝试思考其他问题,让大脑不同的运作区域交替工作,从而达到大脑轮流休息的目的。

稀缺会导致带宽变窄

世界经理人曾发起关于“你生活中缺失的一角是什么”的话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财富的积累、事业的成功、生活的激情、内心的宁静是票选的前4位。由此看出,职场人最缺的是钱和成功的事业,那生活的激情与内心平静是否互相矛盾?

其实,这反映出大多数职场“老人”的现状,随着工作年限增加,工作的激情不断减少,而工作还是如此忙碌,时间被工作充满,又渴望有片刻的时间能回归自我,这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赛德希尔·穆来纳森所著《稀缺》一书中,有关于忙碌与休息之间的探讨,时间问题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而钱的问题则会永远纠缠着穷人。日常没有节奏的忙碌会使得你不够灵活,而总是不能拒绝一些工作而让你无法专注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事必躬亲也会让领导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你拥有太少时,你的视野也会狭窄,你会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

赛德希尔认为,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方面的稀缺,都会导致带宽变窄。带宽就是指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比如做出长远规划的能力;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比如意志力、克制本能冲动的能力。

所以说,同样的时间资源要看怎么分配,同样的一件事情要怎么完成。其实你做的事情的价值,也是由你所放弃的事情决定的。

对于工作时间的安排,有人会说等有想法或思路了再开始做这件事,这是很多人面对拖延工作时的态度。而其实许多人习惯于“等候情绪”,也就是花费很多时间以“进入状态”,却不知状态是干出来而非等出来的。记往,栽一棵树的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好的时间的现在。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建议职场人能学习把所有行程安排,都必须放入日历,而不是大脑中,然后利用工具,逐渐管理越来越细的时间颗粒度,逐渐规划好从每周到每天,再到每个小时要完成的工作,做到有节奏的忙碌。

小编一直有关注一位读书博主,很钦佩她的自律。她工作非常忙,而且经常出差,但是她每还能读上百本书、每周2次瑜伽课程、定期会看一些经典电影等,简直是工作生活两不误。她与粉丝分享能这么高效的原因是,她会把一天的时间划分好,比如周末每2个小时所做的事情都会计划好,一般都会按照这个时间表完成。此外,她提到自己已经不看朋友圈有2年的时间,把时间用在真正能提高自己的事情上,也就是她所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上。

给自己留些“空白时间”

有些老板可能会希望员工越忙越好,尽情地被压榨,甚至休息时间都在不停的给下属布置任务。

而丽诗加邦公司(Liz Claiborne)的主席查伦(Paul Charron)则相反,他劝诫他的高层主管们不要这么忙,要珍惜紧凑的日程表中那些珍贵的自由时间,他称之为“空白时间”(white space)。查伦要求他的高层主管们在这些“额外的时间”里把脚步放慢,以便思考。他要求他们将注意力聚焦在效果,而不是效率上。即使是时间紧迫,也要问一问“为什么”,就如同常常问到“什么时候”一样。他明白,要促使事情发生,要创新,要撒播变革的种子,就一定要花时间去思考。

经济学非常讲究成本。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的观念,要算好账,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在生活中有许多属于“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例,如为省一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其实都是极不划算的。

在国外,给小费有时是为了赢得时间。在经济学中,休闲也是有成本的,它的机会成本就放弃了工作所能带来的收益。因此成功人士十分推崇积极休闲,因为“不同的歌声会带来不同的心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多次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在他们看来,积极的休闲应该有利于身心的放松、精神的陶冶和人际的交流,比如打羽毛球、看体育比赛、踏青、去图书馆、参加文化沙龙、听讲座、写作以及知心朋友间的聊天等都很有好处。

所以,在下班之后多做一些“积极”的休闲,在切换大脑任务的同时,陶冶一下情操,这对于日后工作也有一个帮助。毕竟在工作的8个小时,大部分人都是在大量的输出自己的知识,而不断的输出必定会有知识匮乏的时候。所以,只有通过积极的输入知识来填补大脑的空白,以便在将来能更好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