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管理文库 >> 正文
逆袭,是一种精神
来源:中国丙纶网 - 中国纤维网旗下网站 添加人:service4 添加时间:2018-2-9

    

【前言】

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负责人问老胡,如何把干部培养到位?这个到位,引发了老胡的思考,每个企业的考量不同,但站在老胡的角度,专业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多数干部在培养后,走上了新的岗位,却总是显得不够成熟。思来想去,联想到老胡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和创业经历,总结到两个字,就是本文的标题:“逆袭”,它代表了成熟、成长。

 

【正文】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愿意听到成功者的故事,尤其是那些神话般的人生逆袭。

听别人成功的故事,目的在于获得激励的力量,可听多了,道理都懂了,能否复制行为呢?

老胡在进行顾问辅导或者培训时,经常会讲一些亲身经历的见闻,这里面有企业的华丽转身,也有很多从“屌丝”成长为著名企业高管的例子。往往大家听得非常兴奋,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可当自己面临问题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为什么人生逆袭或者大反转的故事引人关注?因为发生的概率少、反差大、刺激,也代表了多数人心中的梦想。

老胡认为,绝大多数的人,不论我们怎么培育和提醒,都还是会按照现在的轨迹一步步走下去,如果从职业发展来讲,就类似于“社会阶层固化”的概念了。

但我们仍然要提醒更多的人。

● “逆袭”在老胡看来是一种精神,能逆袭的人,一定能客观地审视自己以及所处的环境,并有极强的精神毅力和意愿去改变现状,即使现状在别人眼里看起来还行。

正如当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试图培养继任管理者、骨干,但总觉得缺了什么。

老胡认为,这些培养出来的干部们,缺乏“逆袭”精神!具体说来,分为三个方面:

 

1、缺乏好的愿景

有人说,我的人生平平淡淡的,谈不上谷底,更谈不上逆袭,所以只能听听别人的故事。
其实这正是多数人的问题,何为谷底?当你看不到更好的愿景时,现在的一切都是可接受的。

● 一个有“逆袭”精神的人,不会满足于现状,把过去和现在都当作未来的阶梯。他的眼里总是能看到更好的未来,总是不停的在问自己要去到哪里?

有个年轻人应聘了销售工作,每天勤勤恳恳地去拨打客户电话、拜访客户,一次次地被拒绝,但他毫不气馁,一次次地坚持和重复着这些工作,毕竟客户拒绝很正常,而且坚持才会胜利,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年下来业绩仍然不达标。

另外一个年轻人,同样做销售,当他第一次拜访客户决策者,对方兴趣缺缺地问了几句后,就结束了这次拜访。他接下来并没有再次拟定拜访计划或者不断联系客户,因为他非常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销售,他认为客户的不感兴趣或者冷漠,非常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这是自己专业度不够的结果。因此他开始沉下心来研究每一个客户的企业信息、过去合作历史等,甚至通过门卫、秘书等小人物来获取决策者的个人信息,记录下他们站在公司管理者角度关心的问题和个人感兴趣的话题等。终于,有一天,客户的决策者、中层、基层都愿意与他沟通,最终实现了合同签订,他也似乎摸到了成功之道,一跃而成优秀销售。

所以,逆袭,是对自己有要求,对现状有改善的动机,而不是按部就班。


2、缺乏跳跃的力量

道理谁都会讲,夸夸其谈也不会花费多少体力。所以,成功的例子看多了,关键还在于你怎么到达成功的问题,这和你的实际能力息息相关。
现在有一些非常不好的能力塑造导向,那就是急功近利!

经常有学员问老胡要一些工具和模版,老胡给的同时,总是会叮嘱多思考工具背后的设计思想,并进行变通用到工作中,不是什么模版都拿来就能用。但学员们多数都处在获得工具包的兴奋中,因为这是最快显得有成效的方法,但也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工具毕竟不是万能的。

所以,我们“跳跃的力量”更多的在于基础能力的打造上。

平时工作那么忙,节奏那么快,有多少朋友能够停下来思考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需要加强什么?需要学习什么呢?例如每个季度给上级做汇报,却从来没想到过好好学学ppt,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只是重复,不断重复。

陈道明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但谁曾知道他年轻时在天津人艺的磨练呢?

他在《传承者》这个节目中鼓励中国传统鼓艺术的老师和孩子们说,“我小时候在天津人艺,有7年的时间在台上一句台词也没有,这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再下一场演八路。我在想,人在各种职业当中要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你们要努力,但是不要着急。凡事都应该有一个过程。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但是并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但只有甘于寂寞的精神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踏实地去夯实能力,陈道明练功非常刻苦,尤其是台词、道白功底非常了不得,他还喜欢绘画、唱歌,速写水平也很高,有时剧院里布置黑板报还请他画插图。

● 当羡慕别人逆袭时,要看到他在谷底的能力塑造过程。

 

3、 逆境的磨练

老胡一直坚信,经历过逆境的管理者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管理者。现在的管理者们遇到的磨练机会太少了,缺乏面对逆境的能力。
● 尤其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退路太多,就难以培养出一往无前的工作精神以及坦然面对问题的气度。

回想自己的发展历程,最大的磨练莫过于老胡刚开始创立公司之时,一个破房子里,两张桌子,三个人面对面,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却没有机会获得业务。直到白白付出了四个月的房租和工资后,突然有几个信誓旦旦的机会出现了,所有人为之振奋,终于看到曙光了。可没过多久,这些所谓的机会都没有了下文,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你有所交代,你要得到一句Yes或者No都变成了非常奢侈的事情。但老胡熬了过来,因为老天爷给你关上一扇门时,往往已经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就看你的眼睛是否能转过来。

所以经常跟同事们说的话是,对所有的机会都要全力以赴,但心里面不要把所有的机会都当真,往往你努力了,眼前的机会却没有成真,但总会有别的机会出现。

因此,老胡有句话,叫做:“逆袭,是你把所有机会都离你而去之时,却当作新的开始”。经历过逆境的管理者会更具备信心、更加坚定、更加有韧性,当你遇到逆境时,要告诉自己,这是成长的机会和新的开始,而不要把自己变成一团苦闷陷于其中。

 

【结语】

听过一个故事:

在欧洲,曾经有几位动物学家一起共同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最终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其形体构造必须身躯轻巧而双翼修长。上天好像是故意跟几位动物学家作对似的,他们话音刚落,只见数只大黄蜂飞抵讨论现场,小巧的翅膀难掩胖胖的身体。几位动物学家见状,尴尬万分。

于是,动物学家们带着一只大黄蜂标本,前去请教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这位物理学家望着大黄蜂肥胖、粗笨的体态和一对短小的翅膀,仔细揣摩了半天,最后困惑地摇摇头:“简直不可思议!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

几位动物学家心有不甘。他们又请来了一位社会行为学家。不等听完他们的解释,这位社会行为学家就笑了,说道:“这难道会是一个问题吗?答案很简单呀!奥秘就是:今生,它必须飞起来,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行动,把每一个逆境当作难得的机会,激发自己的所有潜能,破障之后就是提升。

因此,这也是老胡对于干部培养的三个要求,要有美好的发展渴望,要有足够的能力,更要有一定的磨练甚至是困境,然后努力地走出来,这样的干部才是成熟的。

所以,逆袭,更是我们职场发展需要具备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