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中国制造接班进行时:创二代如何不走寻常路?
来源:中国丙纶网 - 中国纤维网旗下网站 添加人:service1 添加时间:2017-2-13

 近两年,唱衰中国制造业的声音不绝于耳,当下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中国制造业还能不能往上,下一步该走向何方?中国的制造企业能否在新一轮时代变革中顺利转型升级?但是归根结底,中国制造的未来,必将是要靠新一代的年轻企业家来支撑。回想改革开放后的近40年,经济的发展不就是任正非、柳传志、宗庆后等老一辈企业家带领大家共同奋斗的吗!而今,上一辈企业家正在逐步退至幕后,在新的商业变革中,一群年轻的新面孔不断走上台前,成为当下中国制造转型的主力。
  他们是一群主要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的人,既有白手起家自主创业的,也有来自家族企业的接班者,我们可以笼统的称之为“创二代”,他们与第一代企业家有何不同?又是否能接好上一代交出的“权力棒”?为此,《世界经理人》采访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主任窦军生。
  两代企业家有何不同?
  相比而言两代企业家最大的不同点主要是创业的动机不同、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不同类型的市场机会的敏感度有着重大的差异。
  相对于8090后一代新生力量,第一代企业家的创业往往都是生存驱动的,他们的吃苦精神往往是非常强的,哪怕是只能赚点辛苦钱,他们也仍然能够坚守。同时,由于他们都是大浪淘沙之后的优胜者,虽然是草根但他们往往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悟性,因而对宏观政治和经济趋势的把握,以及市场敏感度或嗅觉可能都会略高一筹,换句话讲他们对制度型创业机会往往更加敏感。
  相反,8090后新生代往往有这个很好的教育背景,有不少是国际化的教育背景,他们往往都具有比较好的国际视野,以及对全球性的新鲜事物或技术趋势比较敏感,所以在技术创新驱动型的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方面往往更有优势。
  首先,他们从创业的初期就更加可能跟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对接,而不像第一代企业家那样先慢慢接受“技不如人”的追随和学习阶段,然后慢慢寻求突破。8090后一代因为本身都具有比较好的国际视野和知识储备,并且他们不用为生存而发愁,所以更有可能会在高技术含量的创业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次,由于8090后一代往往具有比较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的社会网络,同时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们更有可能跳出原有的“区域圈子”、熟人社会或者区域性集群的窠臼,更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或重构属于自己的价值网络。比如,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企业可能更多地采取循序渐进的开拓模式,而8090后新生力量主导的国际化更有可能会是天生国际化的模式,即创业之初它的价值网络就是全球性的。
  再次,第一代企业家主导的制造企业往往都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有些已经在探索向现代管理体系的转型,但是由于前些年人们一味地对西方和日本管理方式和模式的推崇,一代企业家对现代化管理的理解可能也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进而想到的更多的是去学习和模仿。8090后新生代企业家一开始接触的就是西方现代管理制度,有些还是在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中实际工作过,有着切实的体验,他们既了解其中的长处,也明确它存在的不足,所以他们往往会更加理性地看待所谓的现代管理制度,而是带有更强的一种批判性思维来对待和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华人管理学者也都在推动本土化的管理理论和模式的挖掘和发展,这股新的思想洪流必然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触动。可以初步判断,在8090后新生代企业家领导下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在管理方式上更有可能实现深层次的中西合璧,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更有可能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体验并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可能会对国际管理理论的发展带来独特的贡献。